原文:
常记溪亭日暮,
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
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
惊起一滩鸥鹭。
赏析:
这首词开篇即点明时间地点——“溪亭日暮”。夕阳西下时分,词人在溪边的小亭中流连忘返,沉浸于眼前的美景之中。“沉醉不知归路”一句,既写出了自然风光的魅力,也暗示了词人心境的迷离与欢愉。接着,“兴尽晚回舟”,表明词人游玩得尽兴后才准备返回,然而由于过度沉醉,竟迷失了归途。
在“误入藕花深处”这句中,“误入”二字生动地刻画了词人因沉醉而偏离正轨的情景,同时“藕花深处”则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幽静与神秘。最后两句“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通过重复“争渡”一词,强调了词人急于找到出路的心情,同时也因为慌忙划船而惊扰了栖息于此的水鸟,使得它们纷纷飞起,给画面增添了动态之美。
译文:
常常记得那溪边的小亭,
在傍晚时分,我沉醉其中,忘了回家的路。
玩乐至夜深才想起要回去,
却错误地驶进了荷花开得最茂盛的地方。
奋力划桨想要找到出口,
结果惊动了一群栖息的鸥鹭。
注释:
- 溪亭:指靠近溪流的小亭子。
- 沉醉:这里指沉浸在美好的景色之中。
- 兴尽:游玩到尽兴的时候。
- 争渡:努力划船寻找出口。
以上便是对《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的详细赏析以及翻译和注释。这首词通过对一次难忘经历的回忆,表达了词人对于大自然的喜爱以及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成为流传千古的经典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