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课程基本信息
- 课程名称:微电子学概论
- 课程代码:[填写具体代码]
- 学分:3学分
- 总课时:48课时(其中理论课时40,实验课时8)
- 适用专业:电子信息类相关专业
二、课程性质与目的
本课程是电子信息类专业的基础必修课程之一,旨在为学生提供微电子学领域的基本概念、核心理论及实际应用知识。通过系统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微电子技术的基础知识,了解微电子器件的工作原理及其在现代电子系统中的重要地位,为进一步学习相关专业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课程目标
1. 知识目标:理解半导体物理的基本原理;熟悉集成电路的设计流程;掌握晶体管、二极管等基本微电子器件的工作机制。
2. 能力目标:具备分析简单电路的能力,能够设计和实现基本的微电子模块。
3. 素质目标: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实践动手能力,激发对微电子技术的兴趣,增强团队协作精神。
四、教学内容与安排
第一部分:绪论
- 微电子学的发展历程与现状
- 微电子技术的应用领域
- 课程学习方法与要求
第二部分:半导体物理基础
- 半导体材料特性
- 载流子输运理论
- PN结的形成与特性
第三部分:微电子器件
- 晶体管的工作原理(MOSFET、BJT)
- 二极管的功能与分类
- 特殊功能器件简介
第四部分:集成电路设计
- 集成电路的制造工艺
- 数字电路基础
- 模拟电路基础
第五部分:实验环节
- 实验一:PN结伏安特性的测量
- 实验二:MOSFET基本特性测试
- 实验三:简单数字电路搭建
五、考核方式
- 平时成绩(占30%):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
- 实验成绩(占20%):根据实验报告和操作表现综合评定。
- 期末考试(占50%):闭卷笔试,考查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与运用。
六、教材与参考书目
- 主教材:《微电子学概论》,张三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20年版。
- 参考书目:
- 《半导体物理学》,李四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19年版。
- 《集成电路设计与制造》,王五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2021年版。
七、备注
本大纲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具体实施细节由任课教师负责解释说明。
以上即为《微电子学概论课程教学大纲》的内容框架,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