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目标:
- 掌握文中重点词语的读音、意义及运用。
- 理解并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提炼作者的核心思想。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 通过朗读和小组讨论,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
- 学习作者通过具体事例来阐述观点的方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 领会作者对科学事业的热爱以及坚持不懈的精神,激发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
-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自己的生活中实践这些信念。
二、教学重难点
1. 教学重点:
- 分析文章结构,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 学习作者以小见大的写作手法,即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小事来反映重大主题。
2. 教学难点:
- 如何引导学生将文本中的信念转化为实际生活中的行动指南。
- 激发学生对于科学探索的兴趣,鼓励他们勇于面对困难挑战自我。
三、教学准备
教师需要提前准备好相关资料,包括但不限于课文原文、背景介绍、相关图片或视频等多媒体素材;同时也可以搜集一些关于科学家事迹的故事作为补充材料,以便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可以采用提问的方式引入话题:“同学们,在你们心中有没有什么特别重要的信念?它对你的成长起到了怎样的作用?”让学生分享自己的想法后,再自然过渡到今天所要学习的内容——居里夫人关于她个人信念的文章《我的信念》。
(二)整体感知
首先带领全班同学齐声朗读一遍课文,注意正确认读生字词,并初步感受文章的情感基调。接着,请几位同学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大意,其他同学补充完善,确保每个人都能够准确把握住文章的基本框架。
(三)深入探究
分组讨论以下问题:
1. 文章开头提到“我从未怀疑过自己能够实现梦想”,这句话表达了怎样的态度?
2. 居里夫人是如何克服重重困难最终取得成功的?
3. 你觉得她的哪些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每组选出一名代表发言,教师适时给予点评指导。此外还可以结合PPT展示居里夫人的照片及其获得诺贝尔奖时的情景,增加课堂趣味性。
(四)拓展延伸
组织一场小型辩论赛,题目为“理想是否应该坚持到底”。支持者认为无论遇到多大挫折都不能放弃初衷;反对者则主张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方向。双方各派代表陈述理由,最后由全体同学投票决定胜负。这样的活动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口才,也让他们学会了辩证地看待问题。
五、布置作业
1. 写一篇读后感,谈谈你从这篇课文中得到了哪些启示。
2. 查阅资料了解居里夫人更多的事迹,并选择其中一个最打动你的瞬间写下来。
3. 结合自身情况制定一份短期计划表,明确目标并列出具体措施。
六、板书设计
我的信念
——居里夫人
主要观点:
1. 坚定信念,不畏艰难;
2. 科学研究需持之以恒;
3. 无私奉献,造福人类。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希望每位同学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份信念,在未来的道路上勇敢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