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切实加强校园安全管理,预防和减少学生遭受性侵害事件的发生,保障学生的身心健康与合法权益,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教育主管部门的指导精神,结合本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学校防性侵害工作计划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构建安全、健康、和谐的校园环境。通过加强宣传教育、完善制度建设、强化责任落实,提升师生防范意识和应对能力,有效预防和遏制性侵害行为的发生,营造有利于学生成长的良好氛围。
二、工作目标
1. 提高全体师生对性侵害问题的认识和警惕性;
2. 建立健全学校性侵害预防与应对机制;
3. 强化家校协同,形成教育合力;
4. 保障受害学生得到及时有效的心理支持与法律援助;
5. 预防和减少校园性侵害事件的发生。
三、组织机构
成立“学校防性侵害工作领导小组”,由校长任组长,分管副校长任副组长,成员包括德育处、教务处、总务处、心理咨询室及相关年级负责人。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协调全校防性侵害工作的开展,制定相关制度,监督落实情况。
四、主要措施
1. 加强宣传教育
- 定期开展防性侵害专题教育活动,通过主题班会、讲座、宣传栏等形式普及相关知识;
- 利用校园广播、微信公众号等平台推送相关案例与防范知识;
- 对教职工进行专项培训,提高其识别和应对性侵害事件的能力。
2. 完善管理制度
- 制定《校园性侵害事件处理应急预案》,明确各部门职责与处置流程;
- 建立学生安全信息反馈机制,设立匿名举报渠道,鼓励学生及时反映问题;
- 规范教师行为,严禁教职工与学生之间发生不当关系。
3. 强化心理干预
- 设立心理咨询室,配备专业心理教师,为受到侵害的学生提供心理疏导;
- 对涉事学生进行跟踪回访,确保其身心恢复良好;
-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增强学生自我保护意识和情绪管理能力。
4. 家校协同联动
- 定期召开家长会,向家长普及防性侵害知识,提高家庭教育意识;
- 建立家校沟通平台,及时通报校园安全动态;
- 鼓励家长关注孩子在校表现,发现异常情况及时与学校沟通。
五、监督与评估
1. 每学期末对防性侵害工作进行总结评估,查找不足并加以改进;
2. 接受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检查与指导;
3. 对在工作中表现突出的个人或部门给予表彰,对失职行为严肃追责。
六、附则
本方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由学校防性侵害工作领导小组负责解释和修订。
结语:
校园是学生成长的重要场所,安全稳定是教育工作的前提和基础。学校将始终坚持“预防为主、教育为先”的原则,持续加强防性侵害工作,为每一位学生营造一个安心、放心的学习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