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成大《鹊桥仙》阅读练习及答案】一、原文再现:
鹊桥仙·七夕
范成大
双星良夜,耕慵织懒,应被群仙笑。
离别有情,相逢无语,此意难表。
人间天上,参差不齐,谁解其中妙?
莫问归期,只问今宵,共此良宵。
二、阅读理解题:
1. 本词的题目是“鹊桥仙”,它与哪一传统节日有关?
A. 中秋节
B. 元宵节
C. 七夕节
D. 端午节
2. “双星良夜”中的“双星”指的是哪两位神话人物?
A. 牛郎和织女
B. 嫦娥与后羿
C. 王母与玉帝
D. 鲁班与嫦娥
3. 下列对“耕慵织懒”一句的理解,最准确的是:
A. 农民在农忙时节很勤劳
B. 天上的牛郎和织女因思念而懒于劳作
C. 人间百姓生活安逸
D. 天上神仙悠闲自在
4. “人间天上,参差不齐,谁解其中妙?”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A. 对人间生活的不满
B. 对天界生活的向往
C. 对爱情的困惑与无奈
D. 对自然景象的赞美
5. 结合全词内容,说说“莫问归期,只问今宵,共此良宵”表达了一种怎样的人生态度?
三、参考答案:
1. C. 七夕节
2. A. 牛郎和织女
3. B. 天上的牛郎和织女因思念而懒于劳作
4. C. 对爱情的困惑与无奈
5. 这句话表达了作者珍惜当下、重视眼前美好时光的人生态度。在七夕这样一个象征爱情与分离的日子,诗人并不追问未来能否重逢,而是希望当下的相聚能够更加圆满,体现了对现实的珍视与对感情的执着。
四、赏析提示:
范成大的《鹊桥仙》不同于秦观的同名作品,虽同样以七夕为题材,但风格更为含蓄、理性。他没有过多渲染爱情的悲欢离合,而是通过对“双星”的描绘,表达出一种淡然却深情的情感。全词语言简练,意境深远,体现出宋代文人对情感的细腻把握与哲理思考。
五、拓展延伸:
可以将范成大的《鹊桥仙》与秦观的《鹊桥仙·纤云弄巧》进行对比阅读,分析两位诗人对“七夕”这一主题的不同表现方式及其背后的文化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