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除夜作》原文赏析】《除夜作》是唐代诗人高适的一首五言绝句,虽篇幅简短,却以凝练的语言和深沉的情感,描绘了除夕之夜的孤寂与思乡之情。这首诗虽然没有华丽的辞藻,却因其真挚的情感和深远的意境,成为唐诗中不可多得的佳作。
全诗如下:
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归梦不成缘。
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
开篇“旅馆寒灯独不眠”,点明了诗人所处的环境——一个寒冷的夜晚,独自一人在异乡的旅舍中,昏黄的灯光映照着孤独的身影。这里的“寒灯”不仅是对物理环境的描写,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凄凉与冷清。“独不眠”则进一步强化了这种孤独感,表明诗人因思绪万千而无法入眠。
第二句“客心归梦不成缘”,道出了诗人内心深处的矛盾与无奈。他渴望回到故乡,但现实却让他无法如愿。梦境中的归途总是被打破,仿佛命运总在阻挠他的归心。这里的“客心”指的是游子的心境,“归梦”则是对家乡的思念,“不成缘”则表现出一种无能为力的悲哀。
第三句“故乡今夜思千里”,诗人将视角转向远方的故乡,想象着此时此刻,故乡的人们也在思念着他。这种双向的思念,使得诗人的情感更加丰富和深刻。他不仅思念家乡,也意识到自己在异乡的孤独,更感受到亲情的珍贵。
最后一句“霜鬓明朝又一年”,以一句感慨收尾,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无奈与对未来的忧虑。白发渐生,意味着岁月已逝,年华不再,而明天又将迎来新的一年,仿佛一切都在不断前行,而他自己却依然漂泊在外。
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通过简洁的描写传达出深刻的思乡之情和人生感慨。它不仅是一首写除夕的诗,更是一首关于人生、时间和归属的诗。高适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一个游子在除夕夜的心路历程,让读者在短短二十字中感受到无限的深情与思索。
《除夜作》之所以能够流传至今,正是因为它的真诚与共鸣。无论时代如何变迁,人们对故乡的思念、对时间的感慨、对人生的思考,始终未曾改变。这首诗,正是这种永恒情感的缩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