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露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七个节气,也是秋季的第五个节气。此时,气温逐渐下降,天气转凉,露水增多且带有寒意,故名“寒露”。寒露时节,大自然呈现出一片金黄的景象,树叶飘落,菊花盛开,人们也开始为即将到来的冬季做准备。下面分享十首与寒露相关的古诗,让我们一同感受古人对这一节气的细腻描绘和深情寄托。
1. 《寒露》唐·元稹
寒露惊秋晚,朝看菊渐黄。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2. 《池上》唐·白居易
袅袅凉风动,凄凄寒露零。
兰衰花始白,荷破叶犹青。
3. 《八月十九日试院梦冲卿》宋·王安石
空庭得秋长漫漫,寒露入暮愁衣单。
岁华尽摇落,芳意竟何成?
4. 《宿赞公房》唐·杜甫
秋窗犹曙色,寒露下田畴。
久雨寒蝉少,空山落叶多。
5. 《咏菊》唐·李商隐
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黄。
陶令篱边色,罗含宅里香。
6. 《野望》唐·王绩
长河浪头连天黑,津口停舟渡不得。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7. 《九月十日即事》唐·李白
昨夜寒蛩不住鸣,惊回千里梦,已三更。
早起霜华重,秋深雁影稀。
8. 《秋怀》唐·孟浩然
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
感此怀故人,中宵劳梦想。
9. 《山行》唐·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10. 《登高》唐·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这些诗句不仅描绘了寒露时节自然界的变迁,还蕴含着诗人对人生、季节以及岁月流转的深刻感悟。在欣赏这些诗词的同时,我们也能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以及古人对于自然的敬畏之情。寒露虽寒,却也充满了诗意与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