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是中国古代儒家经典之一,被视为四书之首,其核心思想在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而朱熹所著的《大学章句集注》更是对《大学》进行了详细的注解和阐述,成为后世学者研究儒家思想的重要参考。
以下是《大学章句集注》中第六章的原文以及现代白话文翻译:
原文
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掩其不善,而著其善。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则何益矣?此谓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白话文翻译
所谓的“诚意”,就是不要欺骗自己。就像厌恶恶臭一样真诚地对待自己的内心,就像喜欢美好的事物一样真诚地追求善良。这就是所谓的自我满足。因此,君子在独处时也必须谨慎小心。小人在私下里做坏事无所不用其极,见到君子后就装模作样,掩盖自己的不良行为,展示自己的良好品行。然而,人们看待一个人时,就像能看到他的内心深处一样,这样的伪装又有什么意义呢?这就说明了内心的诚实会体现在外表上,所以君子即使在独处时也要保持谨慎。
通过这一章节的学习,我们可以深刻体会到儒家对于个人修养的重视,尤其是在独处时如何保持内心的纯净与正直。这种自我约束和自我反省的精神,在现代社会依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