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精选范文 >

七年级下册语文第8课笔记土地的誓言

更新时间:发布时间:

问题描述:

七年级下册语文第8课笔记土地的誓言,急哭了!求帮忙看看哪里错了!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6-30 11:14:03

《土地的誓言》是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教材中的一篇现代散文,作者是端木蕻良。这篇文章通过深情的语言和强烈的感情,表达了作者对故乡土地的热爱与思念,以及对祖国命运的关切。

一、作者简介

端木蕻良(1912—1996),原名曹京平,辽宁昌图人,是中国现代著名作家。他的作品多以东北农村为背景,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和民族情感。《土地的誓言》是他写于1941年的一篇抒情散文,当时正值抗日战争时期,文章寄托了他对家乡的怀念和对国家的忠诚。

二、课文内容概要

文章以第一人称的口吻,描绘了作者对故乡土地的深厚感情。他回忆起童年时在田野间奔跑、在麦浪中歌唱的快乐时光,也表达了对这片土地被侵略者践踏的痛苦与愤怒。全文情感真挚,语言优美,充满了对土地的眷恋与对未来的希望。

三、重点词句分析

1. “我有时把手按在胸膛上,我知道我的心还是跳动的,它依然在为我而跳动。”

这句话表现了作者内心的激动与坚定,即使身处异乡,他依然心系故土,情感强烈。

2. “为了她,我愿付出一切,甚至我的生命。”

表达了作者对土地的无限热爱和牺牲精神,体现出强烈的爱国情怀。

3. “当我躺在土地上的时候,我听见了她的心跳。”

这里运用拟人手法,将土地比作母亲,赋予其生命与情感,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

四、主题思想

《土地的誓言》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展现了作者对故乡的深切怀念和对祖国的无限热爱。文章不仅表达了个人情感,也反映了那个时代人民对和平与自由的渴望,体现了强烈的民族意识和爱国精神。

五、写作特色

1. 情感真挚,富有感染力

作者以第一人称的方式倾诉内心情感,使读者能够感受到他的忧伤与激情。

2. 语言优美,修辞丰富

文中运用了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

3. 结构清晰,层次分明

文章由回忆开始,逐渐引出对现实的思考,最后升华到对未来的希望,结构严谨,逻辑清晰。

六、学习建议

1. 朗读体会:通过反复朗读,感受文章的情感变化和语言魅力。

2. 理解背景:结合历史背景,更好地理解作者的情感表达。

3. 积累词汇:注意文中优美的词语和句子,积累并尝试模仿运用。

4. 拓展阅读:可以阅读端木蕻良的其他作品,如《科尔沁旗草原》,进一步了解他的创作风格。

七、总结

《土地的誓言》是一篇充满深情与力量的文章,它不仅让我们感受到作者对故乡的热爱,也激发了我们对祖国的认同感和责任感。通过学习这篇课文,我们不仅要掌握语言知识,更要学会珍惜脚下的土地,铭记历史,热爱祖国。

---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