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外的风轻轻吹过,树叶沙沙作响,仿佛在低语。我站在那扇半掩的门前,心中涌起一阵莫名的情绪。这扇门,已经很久没有被推开过了。
它是一扇老式的木门,门框上还留着岁月的痕迹,有些斑驳,却依旧坚固。门后是父亲的书房,一个我曾经熟悉却又渐渐陌生的地方。小时候,我常常在这里玩耍,翻他的书架,听他讲过去的故事。那时的门总是敞开着,阳光洒进来,温暖而明亮。
可后来,事情变了。父亲的工作越来越忙,家里的气氛也变得沉闷。他开始把自己关在书房里,连门都不再打开。我试着敲门,但他总是说:“别打扰我。”于是,那扇门慢慢变成了隔阂的象征,像一堵无形的墙,将我们之间的距离越拉越远。
时间流逝,我渐渐习惯了那扇紧闭的门。我以为,这就是生活的常态。直到那天,风起了。
那天傍晚,我独自一人走在回家的路上,心情格外沉重。或许是天气的原因,又或许是内心深处的某种触动,我忽然想起了那扇门。回到家后,我站在门口,犹豫了很久,最终还是鼓起勇气推开了那扇门。
门“吱呀”一声,像是回应我的到来。房间里弥漫着淡淡的墨香,阳光透过窗户洒在书桌上,一切都还像从前一样。只是,房间里多了一份静谧,少了一份喧嚣。
父亲坐在桌前,似乎早已察觉到我的到来,却没有回头。我站在门口,不知该说什么。沉默中,我听见自己轻声说:“爸,我回来了。”
他缓缓转过身,脸上露出一丝惊讶,随即是欣慰的笑容。那一刻,我仿佛看到了那个曾经爱笑的父亲,那个愿意和我分享故事的父亲。
从那天起,那扇门再也没有完全关上。它始终虚掩着,像是一种邀请,也像是一种承诺。我知道,门后的世界依然复杂,但至少,我们之间不再有隔阂。
起风了,虚掩的门开了。这不是结束,而是新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