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二年级语文《田家四季歌》原文及教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古诗文是培养学生语言感知能力和文化素养的重要内容。其中,《田家四季歌》是一首贴近生活、富有节奏感的儿歌,非常适合二年级学生学习。本文将提供《田家四季歌》的原文,并结合教学目标设计一份适合二年级学生的教案,帮助教师更好地开展课堂教学。
一、《田家四季歌》原文
春种一粒粟,
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
农夫犹饿死。
这首诗出自唐代诗人李绅的《悯农》,虽然题目为“田家四季歌”,但实际是《悯农》两首中的第二首,表达了对农民辛勤劳作却仍不得温饱的同情。诗歌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适合低年级学生诵读和理解。
二、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 正确、流利地朗读并背诵课文。
- 理解诗句的意思,掌握生字词。
- 初步感受古诗的语言美和节奏美。
2. 过程与方法:
- 通过朗读、讨论、情境创设等方式引导学生理解诗意。
- 培养学生观察生活、关注社会的情感态度。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感受农民劳作的辛苦,懂得珍惜粮食。
- 培养热爱劳动、尊重劳动人民的情感。
三、教学重难点
- 重点:理解诗句意思,体会诗人的情感。
- 难点:理解“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所表达的深刻含义。
四、教学准备
- 教师:PPT课件、图片素材(如农田、农民劳作场景)、音频朗诵。
- 学生:预习课文,了解“悯农”的背景。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5分钟)
1. 情境导入:播放一段关于农村生活的视频或图片,让学生观察农民在田间劳作的场景。
2. 提问引导:“你们知道农民每天都在做什么吗?他们辛苦吗?”
3. 引出课题:“今天我们要学一首描写农民生活的古诗——《田家四季歌》。”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8分钟)
1. 教师范读:教师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注意语速和停顿。
2. 学生跟读:学生模仿教师朗读,注意字音和节奏。
3. 自由朗读:学生自己朗读,教师巡视指导。
(三)精读课文,理解诗意(15分钟)
1. 逐句讲解:
-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解释:春天种下一粒种子,秋天收获许多谷物。
-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解释:天下没有闲置的土地,可是农民还是饿死了。
2. 联系生活:
- 提问:“为什么农民种了很多粮食,却还挨饿呢?”
- 引导学生思考社会现实,培养同理心。
(四)拓展延伸(8分钟)
1. 配乐朗诵:播放轻柔的音乐,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绘画表达:鼓励学生画出自己想象中的“田家四季”。
3. 情感升华:引导学生说说“我们应该怎样珍惜粮食”。
(五)总结与作业(4分钟)
1. 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学到的内容,强调珍惜粮食、尊重劳动的重要性。
2. 布置作业:
- 背诵课文,家长签字。
- 写一句话表达对农民的感谢。
六、板书设计
```
田家四季歌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
七、教学反思
本课通过朗读、讲解、讨论等多种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古诗内容,同时激发了他们对劳动人民的敬意。今后可结合更多生活实例,增强学生的共情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
通过这篇教案,教师可以更有效地引导学生走进古诗世界,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同时也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打下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