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道融《溪居即事》唐诗全诗赏析】《溪居即事》是唐代诗人崔道融所作的一首五言绝句,虽篇幅简短,却意境深远,描绘了诗人身处溪边居所时的闲适心境与自然风光。这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展现了唐诗中常见的田园情怀与隐逸之志。
全诗如下:
《溪居即事》
篱外谁家不系船,
溪头踏月夜归人。
小童疑是有村客,
急向柴门吠数声。
一、诗意解析
首句“篱外谁家不系船”,点出一个看似随意却又耐人寻味的场景。篱笆之外,有船未系,暗示着主人不在家中,或许是外出游玩,也可能是临时停泊。这一细节不仅为全诗营造出一种闲散、自由的氛围,也为后文的描写埋下伏笔。
次句“溪头踏月夜归人”,描绘的是夜晚归来的行人。他踏着月光,沿着溪边归来,给人一种宁静而悠然的感觉。这里的“踏月”不仅表现了夜晚的静谧,也透露出诗人对自然景色的欣赏与向往。
第三句“小童疑是有村客”,写的是一个天真活泼的小童,看到有人归来,误以为是村里来的朋友,表现出乡村生活的纯朴与人情味。这一句通过小童的视角,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感和生活气息。
最后一句“急向柴门吠数声”,则进一步刻画了小童的反应。他急切地跑到柴门前,对着来人叫了几声,既显示了孩童的顽皮,也反映出乡村生活中人与动物之间的亲密关系。
二、艺术特色
1. 画面感强
全诗虽仅四句,但每一句都构成一幅独立的画面,整体又形成一个连贯的生活场景。从“篱外不系船”到“踏月夜归人”,再到“小童吠门”,层层递进,富有层次感。
2. 语言简练,意蕴深远
崔道融善于用最简洁的语言表达最丰富的情感。诗中没有过多修饰,却能让人感受到一种闲适、安详的生活情趣。
3. 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和日常生活的描写,传达出内心的平静与满足。这种“即事”之作,正是唐诗中常见的风格,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细致观察与深刻感悟。
三、思想内涵
《溪居即事》不仅是一首描绘乡村生活的诗,更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在繁忙喧嚣的尘世中,诗人选择远离尘嚣,寄情山水,过着简单而自在的生活。这种生活态度,正是中国古代文人追求的理想境界。
同时,诗中还透露出一种对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向往。无论是“不系船”的悠闲,还是“小童吠门”的生动,都体现出一种朴素而真实的生活之美。
四、结语
崔道融的《溪居即事》虽篇幅短小,却意境深远,语言凝练,情感真挚。它不仅是一幅生动的田园画卷,更是一种生活态度的体现。读此诗,仿佛置身于那片宁静的溪边,感受着大自然的馈赠与生活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