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充求学》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王充求学》是一篇讲述东汉思想家、文学家王充早年求学经历的文章,内容简练而富有启发性。文章通过描述王充在艰苦环境中坚持学习的精神,展现了他坚韧不拔的意志和对知识的渴望。
原文:
王充,字仲任,会稽上虞人也。少孤,家贫无书,常以牛车载酒食,往市中买书,以归读之。其母问曰:“汝何以不读书?”充曰:“吾欲学,然无书。”母曰:“可借书于人。”充曰:“人有书,不肯与我。”母曰:“吾为汝求书。”遂教之读。后遂博通百家之言。
译文:
王充,字仲任,是会稽上虞人。他小时候父亲就去世了,家里贫穷没有书籍。他常常拉着牛车带着酒食,到集市上去买书回来读。他的母亲问他:“你为什么不读书?”王充说:“我想学习,但没有书。”母亲说:“可以向别人借书。”王充说:“别人有书,却不肯给我。”母亲说:“我为你去借书。”于是教他读书。后来他便广泛地通晓各家学说。
阅读理解题及答案:
1. 王充为什么要去集市买书?
答:因为王充家境贫寒,没有书,所以他常常拉车去集市买书回来读。
2. 王充的母亲是如何帮助他学习的?
答:母亲先是鼓励他读书,后来主动帮他去借书,最终教会了他读书。
3. 从文中可以看出王充是一个怎样的人?
答:王充是一个勤奋好学、不畏艰难、具有强烈求知欲望的人。
4. 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答:文章表达了对王充刻苦求学精神的敬佩之情,同时也反映了古代学子在物质匮乏条件下依然坚持学习的高尚品质。
总结:
《王充求学》虽篇幅短小,但语言简洁、寓意深刻。它不仅展示了王充个人的奋斗历程,也体现了中华民族自古以来重视教育、崇尚学习的传统美德。通过这篇文章,我们能够感受到知识的力量和坚持的意义,激励我们在面对困难时也要保持求知的渴望与坚定的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