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活动课教案】一、活动主题:感恩于心,回报于行
二、活动目的:
1. 培养学生感恩意识,增强对家庭、学校和社会的认同感。
2. 引导学生理解“感恩”的真正含义,学会表达感激之情。
3. 通过活动提升学生的道德素养和情感体验,促进良好人格的形成。
三、适用年级:初中一年级
四、活动时间:40分钟
五、活动准备:
1. 教师准备相关视频素材(如《感恩父母》《老师的一天》等)。
2. 学生提前准备一张写有感谢话语的卡片或信件。
3. 教室布置温馨氛围,播放轻柔背景音乐。
4. 准备若干小礼物作为互动奖励。
六、活动流程:
1. 导入环节(5分钟)
教师以一段感人至深的故事引入主题:“在我们成长的路上,总有人默默付出,不求回报。他们可能是父母、老师,也可能是同学、朋友。今天,我们要一起走进‘感恩’的世界。”
2. 情感共鸣(10分钟)
播放短片《感恩的心》,引导学生思考:“你是否曾想过,是谁在背后支持你?你有没有对某个人说一声‘谢谢’?”
随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最想感谢的人以及原因。鼓励学生大胆表达内心真实感受。
3. 实践体验(15分钟)
开展“感恩传递”活动:
- 每位学生写下一封简短的感谢信,可以是给父母、老师或同学。
- 邀请几位学生朗读自己的信件,其他同学认真倾听并给予掌声鼓励。
- 教师总结:感恩不仅是言语,更是一种行动。我们要从身边小事做起,用实际行动去回馈他人的关爱。
4. 拓展延伸(8分钟)
教师提出几个问题引发学生深入思考:
- 如果没有父母的养育,你会成为今天的你吗?
- 如果没有老师的教导,你的学习之路会怎样?
- 在日常生活中,你有哪些行为能体现感恩?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适时引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5. 总结与升华(2分钟)
教师总结本次活动的意义,强调感恩的重要性,并鼓励学生将感恩之心融入日常生活,做一个有爱心、懂感恩的好少年。
七、活动评价:
1. 通过学生参与度、发言质量、情感表达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
2. 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实践感恩行为,如帮父母做家务、向老师问好等。
八、教学反思:
本次德育活动课通过情感共鸣、实践体验和互动交流,有效激发了学生的感恩意识。但在今后的教学中,可进一步丰富活动形式,增加更多互动环节,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接受德育教育。
九、附录:
- 感恩卡模板
- 推荐阅读书目:《感恩的心》《爱的教育》
备注: 本教案可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内容与时间安排,确保德育教育的实效性与针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