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无良猫】世间万物,皆有其性。猫者,灵巧之兽也,善捕鼠、喜静、性高傲,常为文人墨客所爱。然“世无良猫”一语,却似一声叹息,道尽人间冷暖。
古时,有老者养猫数只,皆为家宅之护。然猫虽多,却鲜有能尽职者。或懒惰不捕,或贪食而不顾,甚至有猫偷食主人之粮,夜半喧闹,扰人清梦。老者叹曰:“世无良猫,吾心何安?”此言一出,邻里皆笑,以为老者过于苛求。
然细思之,猫之本性,岂非如此?猫者,天性自由,不拘于人之规矩。若强以人意施于猫,反失其真。正如世人常以己心度物,以为万物皆应合己意,实则万物各有其道。
昔年,有书生得一猫,名曰“白影”,形貌俊美,行动如风。初时,书生甚喜,日日喂食,欲其勤于捕鼠。然猫却不以为意,终日蜷卧,偶有鼠过,亦不追之。书生怒,责之曰:“汝既为猫,何不效忠于我?”猫不语,唯悄然离去。
此事传至乡里,众人议论纷纷。有人谓猫无情,有人谓人无德。然真正之理,或许在于:猫之良否,不在其捕鼠之功,而在其是否顺应天性。若强求其为奴,纵使捕鼠无数,亦不过一具傀儡耳。
今人多以“良猫”论猫,实则“良”字,乃人心之投射。猫之良,非在役于人,而在于其自在之态。若猫能自得其乐,不扰人清宁,便是良猫。反之,若为利所驱,趋炎附势,纵然捕鼠如神,亦难称“良”。
故曰:世无良猫,非猫之过,乃人之求也。若能放下执念,观猫如观人,或可得一真正之“良猫”——非为功利,而为共生。
猫之性,亦如人之性。若能彼此尊重,各安其位,世间何来“无良”之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