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皮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112例的护理体会】随着微创技术在脊柱外科中的广泛应用,经皮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Percutaneous Transforaminal Endoscopic Discectomy, PTED)逐渐成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重要手段。该手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势,但术后护理同样至关重要,直接影响患者的康复效果和预后。
本研究对112例接受经皮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的患者进行了系统性护理干预,并总结出以下几点护理经验。
首先,术前心理护理是关键。许多患者对手术存在恐惧和焦虑情绪,尤其是对“微创”概念理解不深,容易产生误解。护理人员应耐心解释手术原理、操作过程及术后恢复情况,帮助患者树立信心,积极配合治疗。
其次,术中配合需细致严谨。护理团队应提前做好器械准备,确保设备运行正常,同时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及时处理异常情况。术中保持患者体位稳定,避免因移动导致手术中断或并发症发生。
术后护理则更为重要。患者术后应卧床休息一段时间,护士需协助其进行床上活动,预防压疮和深静脉血栓的发生。同时,密切观察切口愈合情况,注意有无渗液、红肿、疼痛加剧等感染迹象。术后早期指导患者进行功能锻炼,如踝泵运动、股四头肌收缩训练等,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加快康复进程。
此外,疼痛管理也是术后护理的重点。根据患者的疼痛程度,合理使用镇痛药物,同时结合物理疗法如热敷、理疗等,减轻不适感。鼓励患者表达疼痛感受,及时调整护理方案。
饮食方面,建议患者术后初期以清淡易消化食物为主,逐步过渡到高蛋白、高纤维饮食,促进伤口愈合与身体恢复。同时,提醒患者避免剧烈运动及重体力劳动,防止术后复发。
最后,出院后的随访与健康教育不可忽视。护理人员应定期回访患者,了解其恢复情况,解答疑问。同时,指导患者正确进行日常活动,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提高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经皮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虽为微创手术,但术后护理仍需全面、细致、科学。通过有效的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提升患者术后恢复质量,减少并发症发生,提高整体治疗效果。未来,还需进一步积累临床经验,不断完善护理流程,为更多患者提供更优质的医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