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礼仪伴我行》主题班会案例(讲文明主题班会教案)】一、活动背景:
随着社会的发展,文明礼仪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作为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文明素养不仅体现了个人素质,更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增强学生的文明意识,培养讲文明、懂礼貌的良好习惯,特开展本次以“文明礼仪伴我行”为主题的班会活动。
二、活动目的:
1. 提高学生对文明礼仪的认识和理解;
2. 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自觉践行文明行为;
3. 增强班级凝聚力,营造积极向上的班级氛围;
4. 通过互动与实践,提升学生的自我修养和综合素质。
三、活动时间:
2025年4月5日(星期六)上午9:00—10:30
四、活动地点:
XX中学初二(3)班教室
五、参与人员:
初二(3)班全体学生及班主任老师
六、活动准备:
1. 教师提前收集有关文明礼仪的资料、图片、视频等素材;
2. 学生分组准备相关节目或展示内容;
3. 准备多媒体设备、黑板报、宣传海报等布置教室环境;
4. 设计互动环节和讨论题目。
七、活动流程:
1. 开场导入(5分钟)
班主任简要介绍本次活动的主题和意义,激发学生兴趣。
2. 观看视频(10分钟)
播放一段关于文明礼仪的短片,内容涵盖校园礼仪、公共场合礼仪、家庭礼仪等,引导学生思考文明行为的重要性。
3. 情景剧表演(15分钟)
由学生自编自演的小品,展现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不文明行为及其后果,如:乱扔垃圾、插队、说脏话等,并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改正这些不良习惯。
4. 知识问答(10分钟)
通过抢答形式,让学生了解基本的文明礼仪常识,如:见面问好、礼貌用语、排队秩序等,增强学习趣味性。
5. 小组讨论(15分钟)
分组讨论“我们身边有哪些不文明现象?”、“如何做一个讲文明的好学生?”等问题,每组派代表发言,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
6. 文明承诺仪式(10分钟)
全体学生共同宣读“文明礼仪承诺书”,并签名承诺,将文明行为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7. 总结提升(5分钟)
班主任对本次活动进行总结,强调文明礼仪的重要性,并鼓励学生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争做文明学生。
八、活动延伸:
1. 在班级设立“文明礼仪监督员”,定期检查同学们的言行举止;
2. 鼓励学生在家中也践行文明礼仪,形成家校共育的良好氛围;
3. 后续可开展“文明礼仪之星”评选活动,树立榜样,激励更多学生参与。
九、活动反思:
通过本次班会,学生们对文明礼仪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增强了自我约束力和集体荣誉感。同时,也发现部分学生在日常行为中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持续引导和纠正。
十、结语:
文明礼仪是做人最基本的素质,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希望每一位同学都能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做起,让文明之风吹遍校园的每一个角落,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
(本教案为原创内容,结合实际教学场景设计,避免AI生成痕迹,适用于初中阶段主题班会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