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诗人贺知章晚年辞官归乡时所作的《回乡偶书二首》,是他的代表作品之一。其中,《其一》以质朴的语言和深沉的情感,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以及岁月变迁带来的感慨。
原文:
少小离家老大回,
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
笑问客从何处来。
翻译:
我年少时离开故乡,到老了才回来。我的口音虽然没有改变,但两鬓的头发已经稀疏斑白了。那些孩子们见到我,都不认识我是谁,笑着问我这个客人是从哪里来的。
赏析:
这首诗开篇就道出了诗人一生漂泊在外的经历,“少小离家老大回”,短短七个字概括了诗人少年出仕、壮年为官、晚年归乡的人生轨迹。接着,“乡音无改鬓毛衰”进一步强调了时光的流逝和岁月的无情,尽管乡音依旧,但容颜已老,物是人非的惆怅跃然纸上。
第三句“儿童相见不相识”,生动地描绘了诗人回到故乡后遭遇的尴尬情境。因为多年未归,家乡的孩子们对他十分陌生,甚至将他视为外来的客人。最后一句“笑问客从何处来”,通过孩子的天真提问,既表现了诗人的孤独感,也体现了人情的温暖。
整首诗语言简洁明快,情感真挚动人,通过对个人经历的描写,折射出时代的沧桑巨变和个人命运的无奈。贺知章以细腻的笔触,将自己对故乡的复杂情感展现得淋漓尽致,成为千古传颂的经典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