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认识序数】一、活动目标:
1. 通过游戏和操作活动,引导幼儿初步理解“第几”的概念,认识序数(如:第一、第二、第三等)。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兴趣。
3. 在活动中体验合作与分享的乐趣,增强集体意识。
二、活动准备:
1. 教具:小动物卡片(如小兔、小熊、小猫等)若干;数字卡片(1-5);小椅子或小凳子若干。
2. 环境布置:在教室中设置一个“排队角”,用于模拟排队场景。
3. 音乐:轻快的背景音乐,用于活动过渡。
三、活动过程:
1. 情境导入(5分钟)
教师用生动的语言引入活动:“今天,我们班来了一群可爱的小动物朋友,它们要一起参加运动会,可是它们不知道自己排在第几位。我们一起帮它们找找位置吧!”
2. 观察与讨论(8分钟)
教师出示一张有5只小动物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提问:
- “谁排在最前面?”
- “谁排在中间?”
- “谁是最后一个?”
鼓励幼儿大胆发言,并使用“第几”的词语进行描述。
3. 游戏活动:小动物排队(10分钟)
将幼儿分成小组,每组发放一套小动物卡片和数字卡片。
任务:请幼儿根据老师的指令,将小动物按顺序排列,并说出它们的位置。例如:
- “请把小兔排在第一个。”
- “请把小熊排在第三个。”
完成后,让幼儿互相检查并说说自己是怎么排的。
4. 实践操作:我是小裁判(7分钟)
教师组织幼儿进行“排队比赛”。请5名幼儿站成一排,其他幼儿当“小裁判”,根据指令判断谁排在第几。
例如:
- “请站在第一个位置的小朋友举手。”
- “请排在第五个的小朋友向前走一步。”
5. 总结与延伸(5分钟)
教师带领幼儿回顾今天的活动内容,引导他们说说“第几”的意思,并鼓励他们在生活中寻找“第几”的例子,如“我坐在第几排”、“我的书包放在第几个位置”。
四、活动延伸建议:
1. 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幼儿关注“第几”的说法,如“第几层楼”、“第几个小朋友”。
2. 家长配合,在家中让孩子帮忙整理物品时,使用“第几”的词语描述位置。
五、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以游戏为主,符合小班幼儿的认知特点,能够有效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通过多种感官参与,帮助幼儿逐步建立序数的概念。在今后的活动中,可以增加更多生活化的场景,让幼儿在真实情境中进一步巩固所学内容。
本教案为原创内容,结合教学实际设计,适合幼儿园小班数学教学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