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下12.3机械效率同步练习题】在初中物理的学习中,机械效率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它涉及到能量的转化与利用效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十二章第三节“机械效率”内容,主要讲解了如何计算机械效率、影响机械效率的因素以及实际应用中的效率问题。
本节内容旨在帮助学生理解理想机械与实际机械之间的区别,掌握机械效率的计算方法,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以下是一些针对该知识点的同步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提升解题能力。
一、选择题
1. 一个滑轮组将重物匀速提起,已知拉力为100N,物体重量为400N,动滑轮重20N,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是物体上升高度的5倍。则此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
A. 80%
B. 75%
C. 60%
D. 50%
2. 关于机械效率的说法,下列正确的是( )
A. 机械效率越高,越省力
B. 机械效率总是小于1
C. 机械效率越高,做的有用功越多
D. 机械效率与做功时间有关
3. 一台起重机把重为5000N的货物匀速提升10m,消耗的电能为6×10^5 J,则起重机的机械效率为( )
A. 83.3%
B. 75%
C. 60%
D. 50%
二、填空题
1. 机械效率的计算公式是:η = ______ × 100%。
2. 在使用斜面时,若斜面越光滑,摩擦力越小,那么机械效率会______。
3. 一台电动机的输出功率为150W,输入功率为200W,则其机械效率为______。
4. 使用定滑轮提升物体时,若忽略绳重和摩擦,其机械效率为______。
三、简答题
1. 为什么实际机械的机械效率总小于1?
2. 在使用杠杆时,如何提高机械效率?
3. 简述什么是有用功、额外功和总功,并说明它们之间的关系。
四、计算题
1. 用一个动滑轮将重为200N的物体匀速提升5m,拉力为120N,求动滑轮的机械效率。
2. 一台抽水机每小时将5吨水抽到10米高的地方,消耗电能为3.6×10^7 J,求该抽水机的机械效率。
3. 某同学用一个斜面将重为500N的物体推上高2m的平台,斜面长5m,推力为300N,求该斜面的机械效率。
五、拓展思考
1. 如果你是一名工程师,如何设计一种高效的机械装置?请从材料、结构、减少摩擦等方面进行分析。
2. 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常见的机械装置?它们的机械效率是多少?举例说明。
参考答案(供教师或家长参考)
一、选择题
1. A
2. B
3. A
二、填空题
1. 有用功/总功
2. 越高
3. 75%
4. 100%
三、简答题(略)
四、计算题
1. η = (200N × 5m) / (120N × 10m) × 100% = 83.3%
2. η = (5000N × 10m) / (3.6×10^7 J) × 100% ≈ 13.9%
3. η = (500N × 2m) / (300N × 5m) × 100% = 66.7%
通过以上练习题,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机械效率”这一重要概念,同时也能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希望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不断思考、总结,逐步提升自己的物理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