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小班健康教案勤洗手】一、活动目标:
1. 让幼儿了解洗手的重要性,知道什么时候需要洗手。
2. 引导幼儿学习正确的洗手方法,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3. 激发幼儿对洗手的兴趣,愿意主动参与洗手活动。
二、活动准备:
- 洗手盆、肥皂、毛巾若干
- 图片或视频:展示细菌的图片、洗手过程动画
- 小故事或儿歌《小手变干净》
- 洗手步骤图卡(可贴在洗手池旁)
三、活动过程:
1. 导入环节:
教师用生动的语言引导幼儿:“小朋友们,你们知道我们每天都会用手做很多事情吗?比如吃饭、玩玩具、摸东西……可是我们的手上会有很多看不见的小怪物,它们叫‘细菌’。如果不洗手,它们就会跑到我们的肚子里,让我们肚子痛哦!”
2. 观看图片/视频:
播放简单的动画或图片,展示细菌如何通过手进入身体,以及洗手可以消灭这些“小怪物”。引导幼儿观察并讨论:“为什么我们要洗手?”“什么时候要洗手?”
3. 学习洗手步骤:
教师边讲解边示范正确的洗手步骤:
1. 打开水龙头,把手打湿;
2. 涂上肥皂,搓出泡泡;
3. 搓搓手心、手背、指缝、指甲缝;
4. 冲洗干净;
5. 用毛巾擦干。
4. 实践操作:
让幼儿分组到洗手池前进行实际操作,教师在一旁指导和鼓励。同时播放儿歌《小手变干净》,帮助幼儿记住洗手的步骤。
5. 游戏互动:
设计一个“找找小细菌”的小游戏,教师出示几张图片,其中一张是干净的手,一张是脏手,让幼儿找出哪只手更干净,并说说为什么。
6. 总结与延伸:
教师总结:“今天我们学会了怎么洗手,知道了洗手能赶走细菌,保护我们的身体健康。回家后也要记得洗手哦!”
四、活动延伸建议:
- 在班级中设置“洗手打卡墙”,鼓励幼儿每天洗手后贴上小星星。
- 家长配合,在家中也引导孩子养成勤洗手的好习惯。
- 可以结合绘本《我爱洗手》进行阅读,加深幼儿的理解。
五、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通过直观的图片、有趣的儿歌和实际操作,帮助幼儿掌握了基本的洗手方法。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继续强化这一良好习惯的培养,让幼儿在日常生活中自觉做到勤洗手,保持个人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