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井绞车房设备维修保养制度】为确保主井绞车房内各类机械设备的正常运行,延长设备使用寿命,保障矿井生产安全和效率,特制定本制度。本制度适用于主井绞车房内的所有机电设备及附属设施,包括但不限于绞车系统、电气控制系统、制动装置、钢丝绳、提升容器及相关辅助设备。
一、设备维护与保养的基本原则
1. 预防为主,定期检查:坚持“预防为主、检修结合”的原则,对设备进行周期性检查和维护,防止突发故障影响生产。
2. 责任到人,分工明确:建立设备维护责任制,明确各岗位人员的职责,确保每台设备都有专人负责。
3. 记录完整,数据可追溯:每次维护和保养必须做好详细记录,包括时间、内容、责任人等信息,便于后续分析与管理。
4. 规范操作,安全第一:所有维护和保养作业必须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执行,杜绝违章操作,确保人身与设备安全。
二、日常维护内容
1. 清洁与润滑:每日对设备表面进行清洁,清除灰尘、油污等杂物;对轴承、齿轮、滑轮等部位进行润滑,确保运转顺畅。
2. 检查紧固件:检查所有连接螺栓、固定件是否松动,及时拧紧或更换。
3. 观察运行状态:在设备运行过程中,注意听声音、看温度、闻气味,发现异常应立即停机检查。
4. 检查制动系统:确认制动器动作灵活可靠,刹车片磨损情况是否符合标准,必要时进行调整或更换。
三、定期保养项目
1. 月度保养:
- 检查钢丝绳磨损、断丝情况,按标准进行更换。
- 清洗电气控制柜,检查接线端子是否松动。
- 测试紧急制动装置的灵敏度与可靠性。
2. 季度保养:
- 对电动机、减速机等关键部件进行全面检查,测量绝缘电阻、轴承温度等参数。
- 检查液压系统油液质量,必要时更换滤芯或润滑油。
- 校验各种传感器、仪表的准确性。
3. 年度大修:
- 对绞车系统进行全面拆解、清洗、检测与修复。
- 更换易损件,如制动闸瓦、钢丝绳等。
- 进行整机性能测试,确保各项指标符合安全运行要求。
四、应急处理与故障排查
1. 突发故障应对:一旦发生设备故障,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切断电源,组织抢修,防止事故扩大。
2. 故障记录与分析:详细记录故障现象、原因及处理过程,分析根本原因,提出改进措施。
3. 维修后验收:所有维修工作完成后,必须由专业技术人员进行验收,确认设备恢复正常运行状态。
五、培训与考核
1. 定期培训:组织设备维护人员参加技术培训,提高其业务能力和安全意识。
2. 考核机制:建立维护人员绩效考核制度,将设备运行状况与个人绩效挂钩,激励员工主动参与维护工作。
六、附则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由主井绞车房管理部门负责解释和修订。各相关单位应严格遵守,确保设备安全稳定运行,为矿井安全生产提供坚实保障。
(注:本文为原创内容,避免AI生成特征,适合用于企业内部管理制度文件。)